「案情」原告:郭*芝,女,汉族,31岁,系呼图壁县芳草湖总场种畜场职工。法定代理人:郭*文,男,汉族,44岁,系伊宁市有色地质勘查局703大队干部(郭*芝之兄)。被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民政局。法定代表人:徐*松,局长。郭*芝与张*军于1983年9月结婚,生有两个女生,自1985年起,郭有精神失常表现。
1985年12月4日住进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癔病。
1987年4月23日又住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治疗28天;同年网络情人节住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病院)治疗103天,均诊断为癔病。
1989年5月8日第三住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41天,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1990年4月25日又住进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治疗77天,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1990年12月13日,郭*芝与张*军达成离婚协议,填写了离婚登记申请书,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作了适合处置。芳草湖总场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后,给郭*芝与张*军填发了呼-芳(90)字第024号离婚证。
1991年3月8日,郭又住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3月29日,郭*芝之兄郭*文以其妹患有精神病,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芳草湖总场计生办给其办理离婚登记违法,向呼图壁县民政局申诉。
6月25日,呼图壁县民政局作出了“关于对郭*芝离婚一案的调查处置建议”,觉得“郭*芝属间歇性精神病,在芳草湖总场办登记离婚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计生办为其登记离婚合法”。郭*文不服,于1991年7月15日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呼图壁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理由是:郭*芝患精神病,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离婚不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离婚协议对郭的生活和治疗问题均未作具体安排,以致郭离结婚以后生活导致困难。呼图壁县民政局答辨称:在办理离婚的整个过程中,被告均是根据国内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方法》的有关规定,并无半点违法行为,给郭*芝与张*军发的离婚证是完全合法的。「审判」呼图壁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委托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对郭*芝是不是患有精神分裂症进行鉴别。该院的鉴别结论为:郭*芝患有精神分裂症。据此,呼图壁县人民法院觉得:郭*芝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在办理离婚手续时,理应在郭*芝监护人的监护下行使权利,故程序违法。该院于1991年11月7日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呼图壁县民政局对郭*芝与张*军离婚的处置决定,宣布呼-芳(90)字第024号离婚证无效。呼图壁县民政局不服,以呼图壁县精神病医院不属精神病司法鉴别部门,且该鉴别内容对郭*芝在推行离婚登记时是不是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未作结论,不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等为由,上诉至昌吉中级人民法院。昌吉中级人民法院依据被告呼图壁县民政局的申请,委托新疆自治区司法鉴别委员会对郭*芝在办理离婚登记时是不是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别。该鉴别结论为:郭*芝属情感性精神病双相Ⅰ型,1990年前后离婚时正处于狂躁发作期,离婚行为是因为病理性优势情感的支配,在不可以控制下推行的,无协议离婚能力,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二审法院觉得:郭*芝自1985年开始患有精神疾病,至办理离婚登记时仍未治愈。经法定精神病司法鉴别部门鉴别,郭*芝在办理离婚登记时,无协议离婚能力亦无民事行为能力,故郭*芝与张*军协议离婚无效,芳草湖总场计生办所填发的呼-芳(90)字第024号离婚证没办法律效力。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了解,适使用方法律正确。该院于1992年6月9日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保持原判。「评析」1、该案属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该案应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行政机关觉得:协议离婚属双方自愿行为,婚姻登记部门只不过履行登记发证手续,并不是民政部门依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应作为行政案件受理。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觉得行政机关侵犯别的人身权、财产权而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人身权是指与自然每人身和法人或其它组织实体不可离别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包含公民享有些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名字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等等。民政部门是国内办理婚姻登记(包含结婚和离婚)的特定主管机关,其依职权进行婚姻登记的行为,涉及当事人婚姻自主权的行使,也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包含婚姻自主权)、财产权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呼图壁县人民法院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受理本案,符合法律规定。
文书推荐: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离婚协议三名子女男方离婚起诉书范文新整理离婚协议书范文常用版